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学院活动 > 实习专题 > 正文

特色打造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2日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0

 

       当今社会高校林立,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面对招生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如何在中职教育市场上分一杯羹?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给的答案是大力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特色办学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创办于1960年的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该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理念,走提升内涵、扩大规模、创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尽管由于面临教育结构改革、生源减少等不利形势,该校近几年仍以每年近3000人的招生人数、高达97%的就业率在区内中职教育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专业教学突出授人以

  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强等特点,职校学生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此,该校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改革。

  

     根据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该校积极设置新专业和改造旧专业,精心打造品牌专业,开创特色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确定了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示范专业并加以重点建设。对这些示范专业,大部分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即实行一体化教学,把课堂搬到实验室去,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在上理论课的同时能随时动手实践,教师也可以随时为学生解答疑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实训是学生实践的小天地,而校内外的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则是学生展示能力的大舞台。为此,学校每年都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如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数控技能大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全区、全国的各项职业技能比赛。2008年、2009年该校学生在广西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不俗的战绩。

  

     同时,为避免职业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尴尬现状,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每个星期的国旗下的德育活动课以及每天朗诵《弟子规》的早读让德育回归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软硬兼施筑牢办学根基

  走进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一栋崭新的食堂文体综合大楼伫立在眼前。校长劳泰伟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栋大楼今年4月份刚开始启用,是目前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中最先进的学生食堂。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全校师生的就餐环境,从而提升了办学竞争力。

  

     学生技能的培养、学校办学特色的发挥需要软硬实力做依托。近几年,学校共投入近25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今年7月,该校又获得广西职教攻坚专项经费300万元,用于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和商务实训基地的建设;9月又获得2010年国债项目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实训综合楼。该综合楼已动土开工,总投入达4500万元。

  

     目前,该校建有包括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的先进设备在内的56间实验室和能容纳400人同时进行车、铣、刨、钳、焊等工种实习的校内实习工厂,建有自治区级汽车实训基地和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2900多万元,还建有两个比较大型的校外实训基地都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纬创电子有限公司

  

     厚实的实训条件为学生技能培养奠定了基础,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则成为草船上的东风。为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该校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水平,目前学校已有42名教师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研究生学历;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各级教研教改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近3年来学校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教学论文300多篇,有200多篇获校外各级刊物、各级学术学会教科所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学校坚持开展岗位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和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等教学竞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2009年,该校教师吴峰等6人参加广西中职学校课件大赛,6件课件全部获奖,获奖率居参赛学校第一名。2006年以来,该校共投入教师进修培训经费达123.74万元。

  

     为了打造更多双师型教师人才,学校每年还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广东企业调研,以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提高自己的技能,也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东西。近年来,该校先后组织60多位专业教师到富士康科技集团、四川长虹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1-3个月的考察学习,目前该校有双师型教师77人,占专业课教师的50%。

  

      出口畅力促进口旺

  如果说,校内实训和技能比赛为学生走进社会做好了热身运动,那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则为学生一出校门即能就业增加了砝码。

  

     从2003年开始,该校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准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协议,即学生在校集中学习一年后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再回校学习。此后,该校先后开办了富士康女子高中班鸿准初中班等特色班,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协调,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毕业与就业同步。2006年以来,该校先后有1200多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到企业从事不定期的生产实践活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不仅提高了实践技能,而且还有收入,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来自钦州市大桐镇的纬创08-1班韦樱芬同学进校一年后,于2009年7月初至12月底到广东中山纬创资通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实习,实习期间不但学到了企业最新的技术,每月还有近2000元工资收入,6个月的实习收入帮她解决了后面上学所需的费用。且韦樱芬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专业技术过硬,得到了企业的首肯。今年7月她被纬创公司三厂聘用,进厂不到3个月,就被提升为领班助理,月薪达3000元以上。而学校为企业量身订制人才,则保障了学生的就业畅通,学校近年来每年的就业率达到97%以上。

  

     出口的畅通为进口打开了大门。广西机电学校办学优势和学生就业能力早已声远扬,正因如此,尽管近年来,中职教育面临着生源减少、各职校间不正当招生竞争以及普高热的窘境,该校却能逆流而上,年年顺利完成招生任务。2010年招生人数近3000人,在区内各职校中名列前茅。

(《广西日报》实习生:07新闻班 卢莹 )

编辑:韦玲玲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