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学院活动 > 实习专题 > 正文

文化遗产之旅入桂林:碧水青山之外的古朴与安然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0

 

字体

  大公网南宁623日电(实习生 吴承江桂林山水甲天下,寥寥数语,成为千百年来世人对这片宛如画卷的土地的由衷惊叹与赞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娟秀灵动的漓江之水,浓厚的民族风情让人流连忘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灿烂辉煌的文物古迹也随着岁月的年轮更加的历久弥新。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市辖的全州县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永福县的永宁州城城墙、百寿岩石刻就在其中。夏至之时,我们来到这里,体验山水之外的人文情怀。

   

长寿之乡永福县的景色 

  湘山寺里话传奇

  湘山寺位于全州县全州镇北门社区湘山南麓,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唐至德元年(756),高僧全真和尚在湘山创建了湘山寺的前身净土院,宋高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湘山名刹,素有楚南第一名刹之称。

  从寺院的大门进入,沿着干净整洁的道路一直往前走,便可以看到久负盛名的妙明塔,它是全州县仅存的唐代佛塔建筑,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南宋高宗赐名为妙明塔,台基为青石须弥座,成莲花状,下面是地宫,埋葬着高僧的舍利。

  虽经千年风雨,现今依然稳固,妙明塔塔高277米,底直径66米,为攒顶楼阁式砖木空心塔,成七层八角状,塔身各层由外壁、周围廊和塔心室组成,各层间以砖砌斗拱上承菱角牙子砖与直檐砖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置覆钵相轮铁刹,刹顶置金瓶,并拽铁链八道,上系铜铃。县文物局局长刘俊春告诉我们,五年前,湖南郴州有人前来查看妙明塔的建筑构造,想在自己的家乡复制一座这样的塔,结果根本没办法实现,这也体现了妙明塔的构造之妙。从塔的第一层拱门进入塔内,踩着螺旋形的台阶而上,到达塔顶,凭栏远眺,整个寺院和全州城的景色尽入眼底,凉风习习,伴着落日的余晖,天地之间一片金黄,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除了妙明塔,湘山寺里还有81方石刻、碑刻,分属北宋至近现代时期,内容多为游寺观感、记事、诗文和功德碑等。题铭人物中上至康熙皇帝,下至广西巡抚杨芳、全州知州顾磷、画家石涛等官宦名流及一些无名氏等。这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石涛的《兰花图》和康熙御笔寿世慈荫了。

  石涛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在明朝灭亡后,于南明永历四年(1650)八岁时避难于湘山寺为僧,在他告别生活了多年的湘山寺时,于飞来石上留下这幅令无数后人惊叹模仿的画作《兰花图》,湘山有情,湘水有义,这幅画刻也是石涛对这片土地的爱慕之情。而镌刻于湘山顶峰下的石壁上的康熙题刻,是康熙皇帝在广西现存的唯一的一幅题刻,非常珍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钦赐御笔寿世慈荫匾额悬挂于无量寿佛大殿之上,后由时任广西巡抚的陈元龙及广西按察使年希荛、学政提督丛树等官员往江南觅名匠,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摹刻于湘山绝壁上,使往来者举目即观

  湘山寺里还遗存有埋葬着佛骨舍利的舍利塔、僧侣们洗碗吃饭的洗钵岩泉、放生池里栩栩如生的石雕群等古迹。夕阳西下,漫步寺中,无论是走在宽阔的青石板路,还是站在晚霞笼罩的湘山之巅,安静与肃穆的佛家气息扑面而来,身临其境,在这里远离繁华都市的灯火阑珊,车水马龙,让劳累许久的身心静享安宁,着实妙哉。这些遗存了千年的文化遗产,也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宗教史留下了珍贵的实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世人前往参观感受。

  灌江河畔看古建

  2009年,因修建湘桂高速铁路,位于永岁乡和好铺自然村的一组古民居将被拆除,这组古民居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民俗爱好者唐以金老人得到信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这是一组保存完整,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如果古民居在在施工中遭到破坏,将是特别重大的损失。于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他在文物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将这组占地面积为2397.60平方米的古建筑按照历史原貌整体搬迁到古水车旁,同时决定投资5千万元,筹建一个以保护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民居为前提,以参观者亲身体验传统生活方式为主要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

  一个身家千万,年逾古稀的老人,本该安享晚年,不再被世俗所扰,然而这些于唐老来说却十分遥远,今年已经69岁的唐老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经历过十年动乱中破四旧时期的他,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破坏有着极其深痛的记忆。近年来由于修建公路、地铁等一些重大工程的需要,导致相关的一些古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危险,每每此时,唐老就要站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完整留存。

  我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是唐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3岁开始做小青瓦,以后又做过木工、力工,与建筑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凭借一生打拼得来的积蓄,独资做起了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到现在为止,唐老未从没向银行贷过款,社会资助的资金也没有到位,家里的人大都也不支持,可他还在固执的坚守着,我打算建100座这样的古建筑,现在已经修复了30多座,都要把他修复起来,保护起来

 

 

民俗文化爱好者、独资修缮保护古建筑的唐以金老人在工作中

  唐老说他的这些工作填补了全州古建筑保护的空白,这些年来有很多本地或者外地的人过来,想出资把这些古建筑买走,其中不乏出天价的投资商,但是为社会做贡献,让这个地方成为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和加强文物保护的基地,是一个无偿的、开放的公益事业始终是唐老所坚持的标准。

  穿在消瘦的身躯外的,是有点破烂的背心、普通的蓝色旧褂子、灰色的裤子和一双朴素的布鞋,你真的很难想象衣着如此平凡甚至寒酸的这样一个老人,曾经是身家千万的富翁,但是他却以实际行动告诉了人们对待历史文化遗迹应有的一种态度,古稀的老人,以一个古文化的守护者的形象定格在这片土地之上,留下的不仅是完整的古老的建筑,更是感动、钦佩和无尽的思考。

  福与寿的邀请心与梦的旅行

  永福县位于桂林市的西南端,有福寿之乡之美称,全县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36位,远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在这里福寿文化随处可见,街头道路上的灯箱,周边建筑上的福字雕刻,甚至于普通百姓家中地板上的福寿地砖,都充分展现了永福县福寿文化。 

  县城西北的百寿镇百寿岩石壁上有一寿字石刻,俗称百寿图,最早刻于南宋年间,也已有了近千年的历史。如今百寿图的拓印、临摹品一直是永福人相互之间送礼祝寿的最佳礼品。而关于百寿岩石刻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汉朝时候在今天的百寿镇一带有个叫廖扶的老人,饮用了百寿岩中的一口井中之水活到了158岁,而他的家族几百人都很长寿。百寿岩以其寓意长寿的内涵和深刻的石刻艺术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具中华书法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由此衍生了自成一体的在百寿岩的祈寿、祝寿民俗活动。

  与百寿岩石刻相距不远的永宁州城位于百寿镇北约一公里处,始建于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沿着古老的台阶而上,登山城墙远眺,古城的一街一房都展现在眼前,远处的青山依旧矗立,历经岁月与战火洗礼的古城城墙也仍然较好的保持着原有的外貌。细看之下,古城墙的建筑技术、古门楼的造形工艺仍为人所惊叹,到今天仍然值得去研究与学习。永宁州城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城,也是中国现存较完整、少有的几座石城之一,也是中国城建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山如眉黛、水如碧玉,秀美的景色在永福也随处可观,好山好水才会养人,这恐怕也是永福成为长寿之乡的一个原因了吧。除了百寿岩石刻、永宁州城这样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在永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永福文化事业中,彩调演艺是最显著、最富特色的文化现象。

  永福县的罗锦镇则是彩调的发祥地,22日,我们来到罗锦镇林村,这里的一支彩调表演队正在紧张的排练中,为7月初在县里举行的全县彩调大赛做准备。一声鼓响,二胡、小锣跟着奏起,拿着扇子的演员就登场了,据了解这场戏讲的是青年男女互相爱慕,最初遭到女方母亲的反对,最后认同的故事。在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演员们时而高歌、时而低吟、或笑、或忧,一招一式都十分的传神,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作为彩调之乡,彩调在永福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演员林利香告诉我们,她们从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师傅学唱彩调,而一般排练演唱的彩调都是没有经费的,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唱,如今村里的人们从小对彩调耳濡目睹,基本都会哼唱彩调。三四岁的小孩都会唱上几句,我家小孩每天晚上都是只有听了彩调才能睡得着,林利香说道。

  在永福,彩调是草根艺术,快乐剧种,演唱的内容也大多是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景,几百年来,彩调一直能够在永福得到传承和发展,完全得力于民间艺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传习和努力。永福现有彩调队伍70支,分布在全县各乡镇、村屯、社区、学校,能开展常态化活动和演出50支,彩调队队员2000多人;其中彩调老艺人100多人,彩调骨干300多人。

  家家户户彩调声,福寿之乡享福寿,优秀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也是丰富百姓生活的应举之意。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