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7月15日,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语”你同行实践团在邕宁区新江镇开展“经典诵读我来诵”与“我是‘小小主持人’”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实践,让经典文化在琅琅书声中流转,让语言魅力在小小舞台上绽放,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经典诵读我来诵”
“经典诵读我来诵” 环节延续了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诵经典之声”的文化内核,以中华经典诗文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触摸文化根脉。宣讲组蒋楚涵精选《春》《赠汪伦》等经典篇目,结合趣味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与传统诵读不同,活动设置了“视频导入”环节:先播放《朗读者》栏目中主持人朗读的经典诗词,让学生沉浸在朗诵的氛围中,然后逐个指导学生实际演练,并指出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让学生的朗诵水平在一次次张口诵读中有所提升。

(“经典诵读我来诵”课堂现场)
我是“小小讲解员”
宣讲组李子璇深挖邕宁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珍贵素材,以“讲解员”角色为切入点开展普通话专项培训,创新推出“小小讲解员”特色课堂,专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套“沉浸式讲解培训”,将红色文化传承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为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实践团还组织了实地研学活动,邀请新江镇汉林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沾包带领实践团成员和优秀学生代表参观邕宁革命烈士纪念馆,并进行现场模拟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色历史的厚重,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式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普通话技巧,更深刻理解了革命精神。正如参与邕宁革命烈士纪念馆现场讲解的学生所说:“现在我不仅能把烈士的故事讲清楚,更能感受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是“小小讲解员”课堂现场)

(实践团成员带领“小小讲解员”参观邕宁革命烈士纪念馆并模拟讲解)
我是“小小主持人”
“天气预报我来报,忽冷忽热别感冒。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天气预报,我是主持人小新......”。在7月14日的“小小主持人”环节里,数字人小新手持话筒,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天气预报。这是实践团专为提升学生主持能力设计的特色环节,也是“推普”工作的创新实践,将“推普”与AI数字人结合,利用数智技能提高学生对主持技巧的兴趣。活动中,李子璇同学先用趣味的口部操带领学生们活动口腔,点燃课堂气氛;随后邀请学生来讲台前模拟主持,从最初拿着稿件略显拘谨地念读,到经过多次练习后能够自然地脱稿表达,小朋友们的进步肉眼可见。他们不仅逐渐掌握了用标准普通话清晰传递内容的能力,吐字更清晰、表达更流畅;更在准备主持内容的过程中,主动调动主观能动性,融入了他们结合生活的真情实感。

(“我是小小主持人”课堂现场)
此次活动以“推普”为纽带,将经典诵读的文化浸润与主持实践的表达训练相结合。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说:“当孩子们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读出经典诗词,能用自信的声音在台前主持,文化的根脉便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一审:兰浩玮
二审:黄敏
终审:聂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