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寻访红色足迹,唱响时代强音——我院2025年暑期红色研学活动纪实(三)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7日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文/滕玉婷 图/张晓洁 廖星宇 陆文 浏览量:
分享到:0

7月24日,我院“追寻春城星火,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研学之旅进入第四天。研学团队师生前往西山聂耳墓,寻访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光辉足迹,感悟其不朽精神。
   清晨,团队成员在五星红旗下庄严集结。大家整齐列队,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荡,点燃了澎湃的爱国热情与深沉的时代使命感。随后,师生们在国旗下拍摄大合照,将青春身影与信仰旗帜永恒定格。

(师生共唱国歌)

怀着对革命音乐先驱的无限敬仰,师生们瞻仰了聂耳墓,并参观了聂耳纪念馆。丰富的史料、珍贵的文物全方位再现了聂耳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以音乐为武器,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革命歌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新音乐开路先锋。特别是1935年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激励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解放英勇抗争的时代最强音。师生们沿着聂耳的生命轨迹,深刻体悟其“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呐喊”的艺术追求与赤诚家国情怀。在复原的聂耳创作场景前,大家久久驻足,仿佛触摸到民族救亡图存年代那喷薄而出的创作激情。

(师生参观聂耳纪念馆)

研学团队充分发挥新闻学科特色,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党员陈秋水现场录制了一堂微党课,通过讲述聂耳的革命事迹与创作故事,阐释了《义勇军进行曲》的精神力量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意义。廖星语、陆文等同学则以聂耳的音乐创作为背景,拍摄了一部主题创意短片,运用镜头语言创新红色文化传承形式。

(学生党员录制微党课)

行程的尾声,师生们在滇池之畔驻足,远眺西山聂耳长眠之地。在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瞬间,大家深刻地感受到聂耳以音符作为武器,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呐喊的坚定信念与实际行动。师生们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我们必将赓续这份赤诚与担当,厚植家国情怀,磨炼专业技能,运用手中的笔、镜头和声音,讲述好红色故事,传递出时代奋进的强劲旋律。



一审:兰浩玮

二审:黄敏

终审:聂卉

扫一扫,关注微信